English

学术性的随笔随笔化的学术

1999-03-17 来源:中华读书报 袁良骏 我有话说

在《华盖集·忽然想到·二》中,鲁迅先生曾经讲过这样一段话:

外国的平易地讲述学术文艺的书,往往夹杂些闲话或笑谈,使文章增添活气,读者感到格外的兴趣,不易于疲倦。但中国的有些译本,却将这些删去,单留下艰难的讲学语,使他复近于教科书。这正如折花者,除尽枝叶,单留花朵,折花固然是折花,然而花枝的活气却灭尽了。人们到了失去余裕心,或不自觉地满抱了不留余地心时,这民族的将来恐怕就可虑。

这里虽然说的是翻译,但却触及了“学术文艺”著作如何深入浅出、雅俗共赏的问题。在鲁迅看来,即使是学术论著(即“讲述学术文艺的书”)也不必板着面孔,让人望而生畏;而应该生动活泼,谈笑风生,使读者感到“格外的兴趣”。鲁迅这里倡导的,也就是随笔化的学术,学术性的随笔,质言之,即学术随笔也。既然高深的“讲述学术文艺的书”都可以生动活泼,深入浅出,那末,一般的学术论文更可以放下架子,更可以谈笑风生了。

改革开放以来,我练着写这样的学术随笔。一来二去,日积月累,也有了二百余篇。因为是练习,很多篇并不成功。除了学术功力、学术深度方面的不足,在生动活泼方面也存在很大差距。这里只能套用孔老夫子的话:“非曰能之,愿学焉。”现在,我从二百余篇中选出五十二篇,编成《学术随笔自选集》,投放市场,接受检验。全书分成三辑:

第一辑“八方风雨论鲁迅”,共二十篇,占了全书的三分之一强。之所以叫“八方风雨论鲁迅”,有两层含义。一是鲁迅生前、身后都承受着八方风雨的冲击;一是我的这些随笔也曾惹起一些风风雨雨。特别《鲁迅和中国现代文化名人的评价问题》一文,虽曾得到学术界一些朋友的谬奖,但也有某位自称“捍卫鲁迅”而又拿国家文物送礼的先生,生前一口咬定它是“攻击鲁迅”、“为右翼文人翻案”。《两位艺术大师为何不相能———略论鲁迅和梅兰芳》、《“二周失和”与现代文坛》、《失诸交臂的两位小说大师———略论老舍与鲁迅》诸文,可说是鲁迅和现代文化名人评价问题的具体化。它们引起的风风雨雨,不言而喻。《为什么会一度出现否定鲁迅的情绪》一文,是对一股复杂思潮的正面剖析;而《为鲁迅一辩》一文则尖锐批评了美籍华人学者、著名史学家余英时先生,他竟然在海峡两岸政治上和平统一、文化上整合互补的时代潮流下,彻底否定鲁迅。《“地方色彩”·民族性·世界性》一文,纠正了一个流布甚广的以讹传讹,它正在迎接习以为常者的挑战。至于《毛泽东和鲁迅是天才,但不是“相对完人”———读周扬同志文后》一文,更明显是“冒犯权威”。因“权威”已经作古,“冒犯”并不说明什么“学术勇气”;但争论的问题本身,都很有学术价值。“相对完人”之类的字眼,大可以从我们的学术字典中消失了。

我曾经不自量力地想象古人著《〈论语〉正义》、《〈孟子〉正义》那样写一本《鲁迅著作正义》,言简意赅地介绍全部鲁迅著作。可力不从心,写了《坟》到《三闲集》的六本杂文便难乎为继了,这便是从《崇高的葬礼》到《白璧与微瑕》六篇文章。我并不死心,还要努力写下去。对鲁迅这样的语言艺术大师,花这样的功夫是值得的。

第二辑“文坛杂说”十七篇,涉及了“五四”与“新儒学”、“天才”论、《两唐书》与李商隐评价、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、报告文学的真实与虚构、俗与雅等争论较多的理论和创作问题,是自己的一得之见。其中有的文章(如《报告小说———一个文学怪胎》)发表当时便引起过激烈争论。让我略感欣慰的是,一位当时与我意见相左的老大姐刘茵同志,几年前当面向我“认错”,她说:“现在看来,还是您的意见对。”这未尝不是一段学术佳话吧!

“学风杂谈”三题,尖锐批评了一些不良学风。《周作人为什么会当汉奸?》和《胡兰成不值得吹捧》二文则抨击了歪曲历史、美化汉奸的不良倾向。而今,盛行的是“自我包装”和相互吹捧,上面这五篇文章很可能尤遭某些人的白眼。但我认为这些话应该说,必须说,学术界、理论界应该发扬正气,扫除歪风,应该提倡学术品格、学术风骨。

第三辑“台港澳文学纵横谈”十五篇,是我十年来对台港澳文学的部分研究心得。为了避免重复,凡拙著《香港小说史》中论及的作家作品一律不收;拙著《白先勇论》之外,关于台湾文学的文章也只收三篇。香港、台湾、澳门都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,台港澳文学亦然。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,台港澳文学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和贡献,它们大大丰富了祖国文学的宝库。海外华文文学不同于台港澳文学,但很多台港澳作家较早定居海外,二者便有了错综复杂的联系,机械地割裂开来倒大大不妥了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